资讯

在人类与疾病漫长的斗争史中,肺炎、鼠疫、结核等曾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梦魇。幸运的是,自从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我们拥有了抗生素这一强大武器。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这场持续的“军备竞赛”中,一些细菌和真菌进化出了对多种药物的“免疫力”,摇身一变成了“超级 ...
“家里的牙膏用了半年,最近总觉得刷牙好像没效果,是不是细菌产生耐药性了?牙膏用得太久失效了?”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热议“长期用同一款牙膏会失效”的话题,甚至有人晒出自己每月换不同品牌牙膏的“防耐药性攻略”。日前,记者联系采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口腔科主任高艾玲,她表示:“把牙膏和‘耐药性’绑在一起,其实是犯了概念上的小迷糊。” ...
COVID-19污水监测的成功实践揭示了污水管道系统作为公共卫生信息库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我们发现同样的方法可以用于追踪抗生素耐药性这一‘沉默的疫情’。借助污水流行病学追踪污水管网中耐药基因“数据流”,让污水成为预警公共卫生风险的“前哨站”,为守护公 ...
本研究针对埃塞俄比亚结核病 (DR-TB)防控需求,通过全国性横断面调查结合全基因组测序 (WGS)技术,首次系统评估了利福平耐药 (RR-TB)和异烟肼耐药 (Hr-TB)流行特征。结果显示新发和复治病例中RR-TB患病率分别为1.07%和6.89%,同时发现4.15%新病例携带Hr-TB。研究为优化耐药结核诊断策略提供了关键分子流行病学证据。
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 (BOC)暨Best of ASCO ...
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携带EGFR突变的肺腺癌(LUAD)患者初始对靶向药物EGFR-TKI反应良好,但几乎都会在1-2年内产生耐药性。尽管部分耐药机制(如二次基因突变、组织学转化)已被阐明,但近半数耐药患者的机制仍不明确。深入研究非遗传性耐药机制,对于开发克服耐药的新策略至关重要。 2025年5月11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Toshiro Sato和Hiroyuki Yasuda团队联合多机构在 ...
铁死亡(Ferroptosis)是 2012 年由哥伦比亚大学 Brent Stockwell 实验室发现的一种铁依赖性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由过度堆积的过氧化脂质(Peroxidized ...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开创性的替代疗法,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慢性感染。该方法不同于抗生素,而是依赖于高选择性的抗体-多聚唾液酸偶联物(antibody–polysialic acid conjugate,简称为 ...
"监测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抗菌素耐药性办公室副主任珍·帕特尔博士(Dr Jean Patel)说:"我们这样做是 ...
产ESBLs菌株所致感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已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为何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比CRE更高?这与肠杆菌目细菌的耐药机制及传播方式相关。肠杆菌目细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b-内酰胺酶,尤其是ESBLs和碳青霉烯酶。
据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全球领导小组(glg)发表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到 2035 年,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将使全球人口预期寿命平均缩短1.8岁,而一些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口预期寿命甚至可能会缩短2.5岁。 该报告指出,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还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
美国BD医疗技术公司团队通过分析198家门诊机构950,000例感染患者的170万份病原体数据,发现癌症患者携带耐碳青霉烯类 (Carbapenem)和多重耐药菌株的风险是非癌症患者的2-3倍,尤其在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肠球菌 (Enterokokken)方面表现显著,为肿瘤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重要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