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纹样,是文化的图案密码,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处不在,而在东盟国家,也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趣味。广西同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 ...
手工坊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载体,让民族纹样之美在指尖流转,真正融入日常。璀璨金箔、锡纸画,通过压、刻、贴将苗族银饰、侗族建筑纹样展示于金属光泽之上,作品立体而富有韵味。雅致纹样团扇,通过彩绘、贴布装点扇面,小小团扇承载文化流转,送来艺术清风。巧手编织包则融合水族“马尾绣”制作侗锦韵律的挎包、笔袋,实用与美观并存。个性纹样杯具、抱枕将素色器物点缀民族纹样,变身寄托情感的艺术品,点亮平凡日常。温暖 ...
饶金芝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竹编,对“饶氏竹编”有着深厚感情。起初,她的作品因工艺粗糙一度无人问津,但对传统技艺的热爱让她选择深耕——钻研现代设计理念,将土家族传统纹样与时尚元素相融合,让老手艺逐渐摆脱“陈旧”标签,呈现出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的新面貌。
亚文化的浪潮,总在主流视野的边缘涌动出别样的浪花;博览会的展厅里,正陈列着年轻人用热爱编织的奇幻世界。吕文扬攥着印着涂鸦纹样的门票,踏入这场亚文化博览会——他要在霓虹与呐喊中,读懂当代青年用创意写就的文明注脚。
在2019年推出的“纹藏——中国纹样线上博物馆”中,纹样按照历史、民族、地区地域、工艺载体、主题5条脉络进行梳理,目前以中国南部的民族纹样为主。“比如壮族纹样库,我们已经做到第5期;布依族纹样库已经做到第7期,覆盖布依族经典纹样的90%。
透过精巧细致的纹样,读者从中可以看到气韵生动的千百年中国纹样脉络,察觉美学的变迁与缩影,同时也为艺术装饰、设计插图、历史研究提供 ...
纹样渗透着古人“观物取象” “象以尽意”的哲学思维. 南朝沈约撰《宋书·符瑞志》曰:“符瑞之义大矣。”中国古代对祥瑞具有崇拜心理,无论 ...
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歌曲组导演 张异凡:观众能从歌词中感受到传统纹样,先知道它是什么纹样,然后又能听懂那个纹样的美,又能从荧幕 ...
澎湃新闻获悉,“绣罗童裳——馆藏近代童衣装饰纹样展”昨天(2月2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通过童衣上丰富多彩的纹样,展现传统服饰之美 ...
“比如壮族纹样库,我们已经做到第5期;布依族纹样库已经做到第7期,覆盖布依族经典纹样的90%。”黄清穗介绍。 数据库里的纹样,并不是收集来的原本模样,而是经过了“转译”。这是“搭房子”的重点。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纹样研发中心的执行主任,孙若溪始终坚守着“让纹样讲述中国故事”的初心。她致力于探索传统美学的当代表达,将古老的 ...
纹样是中国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4月2日,第十三届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icpdc)暨2025“造图叙语”国际纹样创意设计邀请展、 2025国际纹样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