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饶金芝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竹编,对“饶氏竹编”有着深厚感情。起初,她的作品因工艺粗糙一度无人问津,但对传统技艺的热爱让她选择深耕——钻研现代设计理念,将土家族传统纹样与时尚元素相融合,让老手艺逐渐摆脱“陈旧”标签,呈现出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的新面貌。
纹样,是文化的图案密码,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处不在,而在东盟国家,也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趣味。广西同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 ...
文物无声,纹样有色, 600年斗转星移,那一个个华夏的故事,请听《故宫纹样》娓娓道来。 (纹藏为中国纹样线上博物馆,致力于建立中国纹样 ...
哈拉帕遗址青铜器的纹样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古代贸易网络的一角,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许多方面仍笼罩在迷雾之中。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和多学科研究的深入,特别是DNA分析、遥感探测等新技术的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关于哈拉帕文明及其贸易网络的秘密被揭开。这些发现不仅将丰富我们对古代世界相互联系的认识,也将促进对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
在2019年推出的“纹藏——中国纹样线上博物馆”中,纹样按照历史、民族、地区地域、工艺载体、主题5条脉络进行梳理,目前以中国南部的民族纹样为主。 “比如壮族纹样库,我们已经做到第5期;布依族纹样库已经做到第7期,覆盖布依族经典纹样的90%。
在《故宫纹样》一书中,作者根据故宫博物院中的织绣、瓷器、织毯、珐琅器藏品与建筑绘制,选取纹样117幅,并考究每种纹样的形态与含义。
创作初期,他首先从规模庞大的中国传统纹样素材库中挑选出300多种纹样,经过反复研究比对,最终确定以25种纹样作为设计参考。
他们推出的“纹藏——中国纹样线上博物馆”,包括2万余组纹样数据,共200多个纹样专题。 团队创始人、广西艺术学院教师黄清穗把这项工作叫做“搭房子”。
澎湃新闻获悉,“绣罗童裳——馆藏近代童衣装饰纹样展”昨天(2月2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通过童衣上丰富多彩的纹样,展现传统服饰之美 ...
纹样是中国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4月2日,第十三届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ICPDC)暨2025“造图叙语”国际纹样创意设计邀请展、 2025国际纹样 ...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纹样研发中心执行主任、麒麟共创品牌机构CEO孙若溪作为文化学者携其创新纹样“CSW69”定制丝巾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东方 ...
自2022年发起“美图国潮纹样计划”以来,美图秀秀凭借长期以来的人工智能 (AI)技术积累,将国风文化与数字影像深度融合,联合300位非遗传承人、插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