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他表示,社稷坛是明清国家礼仪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历史层级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对明朝历史的一种高度概括,也是对明朝皇帝们坚守国家、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敬意。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其皇帝们以身作则,亲自守卫国家的边疆和安全,不畏艰险、不惧困难,展现了强大的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
江山社稷金殿还展现出巧夺天工的艺术效果。金殿体量虽然很小,但是呈现的构造极其完整:标准的单开间单进深柱网布局形式,柱顶石、立柱、额 ...
前秦第三位皇帝苻坚用了整整十四年时间才完成北方的统一。心怀统一中国大业的他,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掌控江南地区的东晋政权。太元八年(383年),苻坚亲自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意气风发,已准备好承接中原正统王朝的荣光。而挡在他面前的,只有东晋的冠军将军谢玄和仅有 ...
社稷坛为防扬尘没恢复露土原貌 新京报:文革期间的修缮为什么会用水泥地面? 刘鸿义(中山公园副园长):我到中山公园参加工作是上世纪70年代。
原标题:社稷坛修缮完毕重新迎客位于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经过修缮,于昨日起重新向游客开放。修缮一新的社稷坛最大程度传承了古建原貌,营造 ...
北京的社稷坛始建于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代王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与太庙相对,一左一右排列在中轴线两侧,体现了“左祖右社”的 ...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侧,这里曾是辽、金城郊的兴国寺;建设元大都时纳入城内,改名为万寿兴国寺;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 ...
社稷坛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整个占地面积360亩,主体建筑为社稷坛,坛高96厘米,上面铺有五种颜色的土,中间为黄色,东面青色,西为 ...
马上天子死社稷,永乐大帝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明史》记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于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驾崩于榆木川。 谥号“明 ...
今年国庆最高荣誉 何学渊献身社稷50余年获颁尼拉乌达玛勋章 曾任公务员首长,也曾担任多个政府部门常任秘书等要职的市区重建局主席何学渊获颁尼拉乌达玛勋章(最高荣誉),在今年国庆奖章获奖名单上名列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