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山西历史上,砖雕在民居中的大量运用,与晋商的崛起密切相关。“明后期至清前期的两百余年,心怀桑梓的晋商归乡后竞相营建自家大院,带动民居建造热潮。”就这样,青砖灰瓦间兴起“雕梁画栋”的风尚,砖雕成了宅院的“脸面”。
1973年,山西省稷山县马村突然传来一则轰动消息,顿时引起了村民们的极大关注。村头老段家的年轻人段明(化名)在一个深夜里,趁着喝酒微醺的状态,竟然胆敢偷偷潜入了村外被称为“百墓坡”的古墓地。
对比之下,方家胡同74号门柱左侧戗檐砖雕是原始的,好好地留在上面;右侧戗檐砖雕虽已丢失,但没有补新的,维持原状,保留了历史痕迹。
“砖雕里的莲花纹是北宋工匠的典型技法,到了明代重修时又加入了牡丹元素。” ...
2016年,何世良在全国砖雕艺术大赛中荣获全国“砖雕大国工匠”称号,随后又被评为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 “我并不特别在意大匠、名匠之类的称谓, 艺术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秉承一颗匠心,踏踏实实去做就行。
历时3年、投资25亿元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目前已进尾声。其中国博馆贵宾厅的砖雕展厅由苏派砖雕传承人——苏州工艺大师刘一鸣承建。据他介绍,展厅所采用砖的原料泥,都是从阳澄湖湖底挖上来并千挑万选所得 ...
魏氏砖雕发展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其造型生动、雕工精湛,融装饰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近年来,魏氏砖雕传承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培训授艺活动,在将传统手艺发扬光大的同时,也让当地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挣上“文化钱”。
2018年11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大力支持下,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夏砖雕,设立临夏砖雕非遗工坊。
中新网 西安6月18日电 题:痴迷砖雕的西安青年:刻刀为笔墨 古砖会“说话” 作者 李一璠 党田野 仲夏时节,在秦岭山下的西安市长安区滦镇内,可 ...
”在北京市级非遗项目北京砖雕代表性传承人、“砖雕张”第六代传承人张彦看来,50年的坚守不仅关乎一门濒危技艺,更是对北京老城文脉的延续。
3月1日,“宋人生活与二十四孝砖雕展”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根据砖雕画面主题,分为世俗生活、精神生活与二十四孝三个单元,展出砖雕近百件,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百态,对于研究宋代戏曲、音乐、家具、服饰、社会风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