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田赋中的漕粮,最突出地体现了传统政治思想中实物征收、实物储备的理财观念,围绕数百年的漕粮、漕运,又衍生出从州县“吃漕饭”的“刁生劣 ...
以国家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农业税即将一年之际,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横空出世,琅然作声,引来民间、学界和政界的关注 ...
《维正之供: 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周健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448页,88.00元整个清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田赋都占 ...
朱元璋统一天下后,为了报复当年苏州百姓的“反叛”,他故意加重了该地区的税赋,使得苏州百姓几乎世世代代都要承受沉重的税负。一开始,户部的官员认为苏州的土地肥沃,征收较重的赋税理应是正常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州府的情况愈加严重,名义上的重赋已经无法 ...
2009的夏天,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出了一尊青铜鼎,三足双耳,高99厘米、直径82厘米、重252公斤,它的名字叫“告别田赋鼎”,上有560字魏碑体铭文 ...
只要我们说话中有“告别田赋鼎”音节出现,他就显得很激动。听到闫起磊的说话声也激动(几年前闫起磊曾采访过他)。 我把他铸“告别田赋鼎”的影响、孩子们铸感恩鼎及儿媳要求入党的事,联系起来讲给老人,老人突然更加激动,泪水夺眶而出。
从明代洪武元年的“租米票”到清朝道光二十四年的“上、下忙执照”,从民国的“征收田赋收据”到新中国的“农业税收据”——70岁的太原收藏 ...
江苏连云港 陈炜 “赣榆县田赋流通券”是抗战时期,国民党爱国人士朱爱周任赣榆县长时,为改善军民关系、提高法币信用、抵制伪币渗入、保证 ...
这座石碑高5米,宽3米,整个碑体为一个巨大的“田”字,“田”中四块凹下去的部分,除刻上《告别田赋》的内容外,还刻了一段《农税史话 ...
王三妮在自家院子里精心擦拭他亲手铸造的“告别田赋鼎”。 王三妮在查阅青铜鼎铸造资料。日前,河北省灵寿县60岁的农民王三妮历经一年多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