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于1901年12月5日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维尔茨堡(Würzburg)。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学希腊语文学教授,自小家庭氛围浓厚,既有古典教育的熏陶,又有哲学与逻辑的启发。
10 天
一点资讯 on MSN测量永远不可能达到绝对精确吗?“海森堡魔咒”能被打破吗?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用来描述量子精密测量的重要计量学概念——海森堡极限,我们不妨再次回顾一下这一概念。
玻恩的文章和海森堡的文章的杂志收稿日期相同,为1924年6月13日。 文章的投稿时间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差别,因为玻恩本人是主编而海森堡是他的助手。
海森堡和古德斯米特的论战,一个强调了战时德国客观条件的限制,另一个强调了德国专家主观的无能,但回过头看,德国最终没有研制成功原子弹 ...
当前,以色列与伊朗冲突持续升级,核设施攻防牵动全球神经。由(美)阿米尔・D. 阿克塞尔精心撰写的《铀之战:开启核时代的科学博弈》(URANIUM WARS: The Scientific Rivalry that Created the ...
3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国家实验室、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组成的研究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发表题为“Toward Heisenberg Limit without Critical Slowing Down via Quantum Reinforcement ...
怜爱与批判——读《超越不确定性——海森堡传》有感|初中组一等奖 ...
一个温知识: 联合国宣布,今年是 “量子科学与技术之年”。 因为整100年前的1925年,正是以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发表一篇名为《运动学和力学关系 ...
来自MSN10月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因为测量技术问题,还是 ... - MSN这种固有的不确定性,根植于量子世界的数学基础。海森堡原理不是对现实的简化或近似,而是对微观世界行为的精确描述。传统的测量观念在这里 ...
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构建长度可控的自旋 - 1/2 海森堡链,探究自旋激发特性,为量子自旋体系研究提供新视角。 在神秘的量子世界里,一维(1D)量子磁体就像一座充满未知的宝藏岛屿,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去探索。
联合研究团队在高品质因子的超导微波谐振腔中成功制备了高达 100 个光子的福克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接近海森堡极限的量子增强精密测量技术,展示了大光子福克态(Fock states)在高精度量子探测中的优势,为高精度量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