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什么是成功?不同文化不一样的活法什么是成功?美国人马斯洛说像爬楼梯,中国人用五伦纲常织网,咱普通老百姓则说钱够花就行,但心里得踏实。这三种说法,藏着东西方文化对人生的不同理解。楼梯与网:两种活法马斯洛把人的需求排成五层楼:先吃饱穿暖(一楼),再找个安 ...
在香港文化界,6月25日的告别仪式上,蔡澜先生以其独特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位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的“四大才子”,在84年的生命中,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活得通透’。蔡澜在《不如任性过生活》中曾提到:‘人生总要尝试未曾尝过的东西,不如任性一点,随性一点,率性一点,把生活过得好一点。’这句话,正是他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微信公众平台 on MSN4 天
一个人最通透的活法(看完醒悟)
一个人从朝气蓬勃到风烛残年,不过短短数十载。 光阴荏苒,有的人用热血灌溉青春,有的人却半生只道是寻常。 史铁生曾说: “人不是苟死苟生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骄傲,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重和独具爱恋为骄傲的。”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 ...
稻盛和夫有20多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活法》。 2022年8月24日上午8时25分,稻盛和夫在京都的家中因衰老而去世,享年90岁。 而他的《活法》将在 ...
这位光风霁月、旷古奇才的乐天派一生中从未写过“活法”二字,却为何能成为“活法”说的集大成者?苏东坡的“活法”究竟是怎样的“活”,反映了中华文化怎样的底色?近日,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曾明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中新社记者:“活法”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话题。从学术史的角度看,诗学“活法”起源于何时何处? 曾明:中国诗歌的演变,是一个没规矩、立规矩又修订规矩,树传统又不断突破传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