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2 小时
人民网 on MSN夏日,从“江沿儿”走过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陈杰这是哈尔滨一个普通的夏日,天气出奇的好,阳光明媚,暖风轻拂。温暖的阳光让我的心躁动起来,到了中午,终于坐不住了,于是走出家门坐上公交车直奔“江沿儿”。在哈尔滨,“江沿儿”是人人耳熟能详的词儿。而且不用说明,人们就知道“江沿儿”所指的位置是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斯大林公园一带的 ...
游历哈尔滨,最有味道的可能是一种漫步——“上江沿儿”。 所谓“江沿儿”,就是江边(江畔),也即英文里的riverside。古今中外,江边都不仅是 ...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10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开设“新华走笔”专栏,刊发新华社记者的行思录。专栏发表记者顾钱江撰写的文章《“江沿儿 ...
江沿儿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高大的防洪纪念塔,它面朝着哈尔滨著名的中央大街。 1957年哈尔滨发生特大洪水,军民英勇抗洪,终获胜利。 为了铭记这一历史事件,次年,防洪纪念塔建成,塔身浮雕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年全民战洪水的生动场景。
许多读者结合所见所闻来信来电称,江沿儿名气渐逝、风光不再的事实让人无奈;发展停滞、管理乏力的现状让人心痛。 市民呼吁,江沿儿作为城市 ...
游历哈尔滨,最有味道的可能是一种漫步——“上江沿儿”。所谓“江沿儿”,就是江边(江畔),也即英文里的riverside。古今中外,江边都不仅是一个位置的概念,更是触发人们丰富感受的场景。“江沿儿”是哈尔滨人对江边的叫法,透着地域特色与亲切感。
当江沿儿慢慢淡出哈尔滨人的视线,变得陌生与疏远时,太阳岛,这个曾一度也被淡忘过、被忽视过的地方,如今却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荣誉 ...
“上江沿儿”给在哈尔滨生活的人们一种生活仪式感。 “上江沿儿”,是去江边的东北话。 人们来到松花江畔感受江风吹拂,观赏日落霞光壮美,用目光迎送着流水,在“放空”中度过闲适又惬意的美好时光。
起初只是端茶盏时,瓷杯沿儿会轻轻磕在桌沿儿上,发出细碎的响;后来写毛笔字,笔锋刚落纸就打颤,原本圆润的“福”字歪成蚯蚓;再后来,连早晨系裤带都成了难事——食指和拇指像在打架,攥不住皮带扣,急得额角冒汗。老伴儿心疼他,偷偷把家里的碗全换成了带吸盘的,可王伯知道,这不是办法。
在哈尔滨市防洪纪念塔附近的松花江畔,一对情侣在雨中并肩观赏江景。 夏日时节,有“冰城夏都”美誉的哈尔滨市气候宜人,穿城而过的松花江上群鸟翔集、景色优美。“上江沿儿”给在哈尔滨生活的人们一种生活仪式感 ...
东北网7月11日讯 近日,哈市交警部门在道里区、南岗区中心区域的10处路段,又新施划了黄道沿儿,以期更好地对违停车辆起到警示作用,督促驾驶人自觉守法停车。驾驶人如在黄道沿儿旁边违停,将被罚款100元、驾证记3分。目前,哈市有黄道沿儿的街路已有15处。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