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阮元《礼记注疏校勘记》引据版本有经本2种(唐石经、南宋石经)、经注本2种(岳本、嘉靖本)、注疏本4种(附释音本、闽本、监本、毛本 ...
《校勘学释例》,陈垣著 习惯上,一些人常把校雠与校勘等同起来,实际上,校雠只是校勘的一个环节。 说校雠就是校勘,就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了。
曾经风靡一时的雌黄,从校勘的工具逐渐演变成辨正讹谬之义,比如宋代学者严有翼,写了一本书,命名为《艺苑雌黄》(已佚),对此,陈振孙 ...
在当今的文化研究领域,书籍的出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近日,由吕义编著、吕洞达整理的《六体〈文心雕龙〉合校》正式面世。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研究《文心雕龙》及其草书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作为《史记》修订工作的主持人,他已经带领一支教授团队在这部书上投入了8年时间,主要成果是新增校勘记3400多条,约30万字,并改动标点6000余 ...
1959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的指示下,历史学家顾颉刚领衔整理的《史记》点校本出版,以其分段精善、校勘审慎、标点妥帖成为半个世纪 ...
校勘精审,笺注详密杨炯出生于军将之家,幼即聪敏博学,善属文,以其雄奇雅健之作品,成为“初唐四杰”之一。留存至今的《盈川集》十卷,凡诗赋各一卷,骈文八卷,整肃雄浑,格局廓大,用典繁密,在六朝至唐代诗文体制演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阅读障碍不小,引书既杂且偏,造语奇特 ...
仇鹿鸣︱校勘家与段子手:《旧唐书》与两《五代史》修订花絮 2018年06月15日 09:56 澎湃新闻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0 ...
欲明辨小疵,必先识大体 段玉裁云:“校勘之难,非照本改字不伪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 ”(《与诸同志书论校书之难》)审订异同,只是校勘工作中的初步,校勘之难能可贵者,在于考辨是非。 在校勘工作中,常常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推理和考证。
据介绍,点校本《史记》修订本前后投入8年时间,新增校勘记3400余条,约30万字,改动标点6000余处。 而全部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将于 ...
同时全面搜集和吸收已出重要考订和研究成果,严格遵循古籍整理规范,审慎去取,全书改动标点数百处,增补校勘记1000余条,删减原校勘记40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