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外交部长林佳龙目前率领企业代表团访问我国南美洲友邦巴拉圭,访问行程于台湾时间7月12日进入第二天,林佳龙上午前往巴拉圭忠烈祠向巴国先贤致敬,随后赴巴国外交部与外长拉米雷斯会晤进行深入交流,两位外长并共同主持记者会与台巴建交68周年纪念酒会,盼持续深化 ...
林迈可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提出:应冲破新闻封锁,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 林迈可利用缴获的无线电设备改造发射机,经过精心计算,在延安 ...
林迈可出生于英国的书香门第,英文名叫迈克尔·林赛(Michael Lindsay)。 他的父亲既是一位哲学家,曾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当院长,又具有英国 ...
林迈可帮八路军修理无线电收发报机,给部队技术员讲授无线电课程;李效黎则作些调查研究,并在电讯学校负责教英文。 抗战胜利后,林迈可一家返回英国。临别前,毛主席亲自设宴饯行。林迈可于1994年逝世后,李效黎回到北京定居,2010年去世。
林迈可的夫人李效黎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她曾经写过一本回忆林迈可的书《别了,延安》在香港出版,其中写到林迈可在燕京大学期间常常冒着生命 ...
林迈可先生说,他是“以外国非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工作的很少几个人之一”。 作为杰出的国际友人,林迈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
了一首名为《保护国际友人林迈可》的悲壮之歌,在根据地广为流传。 发向世界的红色电波 1944年5月,林迈可到达延安。他结合自己担任英国大使馆新闻参赞时的见闻和在中国所感,提出“冲破新闻封锁,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而这首先需要一台好的发报机,但是敌后的延安没有符合要求的零件。
1945年12月,回到英国不久的林迈可与妻子李效黎以及一双儿女在牛津市的合影。 詹姆斯·林赛提供 1937年底, 受燕京大学邀请,28岁的英国青年学者 ...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涉及惠民镇的景迈、芒景两个村。 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3片分隔防护林,至今仍保持着蓬勃 ...
20世纪30年代,林迈可(前排左二)、李效黎和燕大师生的合影。 在北京西山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蜿蜒的山间小道,经凤凰岭、贝家花园、妙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