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300年前,也即1725年,意大利人维柯(Giambattista ...
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一日,在列奥·施特劳斯的生命中发生了在他看来属于思想震荡的“沉船事故”。在“理性还是启示”上,他不再努力地寻求平衡,不再认为理性可以驳倒启示。这也是为何他会在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以“耶路撒冷与雅典”“理性与启示”“进步抑或回归?当代西方文明的危机”为题进行演讲,对这一问题重新论辩。本文勾勒“沉船事故”前后的思想航线,从这场不为人知的关键转变中把握其思想特质。
1973年10月18日,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逝世,最后一部专著是关于柏拉图《法义》的研究。今年是他逝世50周年之年。如果说,被误读是知识人 ...
或许我们需要借助尼采的洞见来解释关于庞大乐团奏出的响亮音乐是否肤浅的问题。他在《遗言录》中写道:“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时,我们的大脑里没有文字,那是一种极大的放松。一旦当我们回到文词,并试图得出一些结论,我们对音乐的感觉立时立刻就变得肤浅了,我们将 ...
施特劳斯的音乐也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 19世纪的欧洲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 ...
当地时间6月27日,在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馆,一场承载着半个世纪时光回响的纪念活动隆重举行。数十位来自德中两国政学工商界的嘉宾共同出席“纪念施特劳斯访华50周年专题研讨会”,这不仅是一次关于中德关系发展的回顾,更是一次跨越时间的精神致意。
施特劳斯看到了中国的潜力与未来重要性,并为巴伐利亚州与中国关系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与巴伐利亚人都具有长远眼光和深厚传统,相信伙伴关系和友谊可以长期累积、逐步深化。
今年是约翰・施特劳斯诞辰200周年。在19世纪的欧洲乐坛,约翰・施特劳斯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作品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这一时代的音乐天空;又似灵动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间,带来无尽的愉悦与感动。
纪念理查·施特劳斯诞辰160周年:并非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 2024年10月29日 19:13 北京日报客户端 新浪财经APP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
随着施特劳斯宫殿最后一曲悠扬的旋律落下,第十届欧洲中国艺术节暨施特劳斯国际音乐节圆满落幕。然而,这场艺术盛会的回响将永远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中欧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