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拉洋片主要分看箱、画面、乐器三大部分。它的道具是一个约两米高、l米宽的木箱,大幅的彩色图画便安装在木箱之后。
“‘拉洋片’在过去要么只唱,要么只说,而我在表演过程中增加了现代的元素,像魔术、古彩戏法、说学逗唱等等,使我的表演更加立体,更加有 ...
他站在箱子侧面,一边拉绳控制箱内的一张张画片,一边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地演唱与画片内容相关的唱词,时不时还打着竹板来一段,引得围观者 ...
“拉洋片”起自民间,兴于市井,“拉洋片”中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民俗文化,唱词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幽默,滑音拖腔,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成为当时老百姓茶余饭后最喜爱的娱乐活动。“拉洋片”由一个人来表演,也叫一个人一台戏。
“拉洋片”起自民间,兴于市井,“拉洋片”中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民俗文化,唱词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幽默,滑音拖腔,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
2008年,拉洋片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拉洋片表演时使用的道具。新华社记者冯维 健 摄 “拉洋片的精髓在于一推一拉,其中推是指演员表演时推动底层的一张画片,顶动另一张供观众观看;拉则指的是演员一拉小绳,锣鼓就敲打起来,形成伴奏。
听非遗讲故事|拉洋片: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小小洋片展现古今中外。传承者凭借着对艺术的热爱,用一张张画片尽情演绎他们的艺术人生,让古老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
“拉洋片是民俗艺术,我小时候对它记忆深刻。”一段唱罢,满头银发的孙振洪双手摩挲着洋片箱,将自己与拉洋片的情缘娓娓道来。 孙振洪毕业于天津农业机械制造学校,退休前是天津机电工艺学院的机械和电工课教师。
“拉洋片”是清末兴起的一种中国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又称“拉大片”“西洋镜”。图为“拉洋片”艺人进行说唱,好奇的小朋友们透过木箱看画片 ...
“拉洋片除了要求画面精美,还需要演员说唱时字正腔圆,吸引观众聆听,对唱功有较高的要求。 我每天坚持练声,力争做到唱词合辙押韵,行腔 ...
2007年,“广平拉洋片”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郭玉福说,“拉洋片”演出由一人完成,主要分看箱、画面、乐器三大部分,正前方有四个方孔,方孔内置有加工过的凸透镜片,通过它看到的画面极富立体感,而独特的演出方式则是其主要价值体现。
拉洋片,又名西洋镜、西洋景、西湖景,形成于清末。 其表演形式为:用一木制箱,分上下两层,每层高约零点八米、长约一米。 下层的正前面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