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翻开古籍,“不违农时”藏着发展节奏的密码,“因地制宜”写着精准施策的智慧,“深耕易耨”暗含扎实做事的哲学……这些农业金句,是古人用千年实践凝结的生存法则。看似讲耕种,实则通治道:从经济调控到社会治理,从企业经营到生态保护,皆可从中汲取顺应规律、务实笃 ...
【编者按】起来!前进!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上海发出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强音。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解放日报“抗战•上海寻迹”报道组兵分多路,从不同视角寻找上海抗战印迹。我们寻访的第二路,寻找当年那些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诞 ...
近日,根据兰州大学馆藏古籍整理出版的《陈修园批注〈伤寒论类方〉》新书在福州正式发布。此书的出版既为杏林增添了一抹新绿,也对古籍活化利用的模式进行了一次成功探索,既可以助力中医医疗事业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也可以减少对古籍原本的接触,使文献得到更好地保护 ...
2024年2月,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字节跳动公益”共同支持的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正式启动,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成功申报了“云南珍贵纳西东巴古籍修复项目”,对玉龙县图书馆收藏的4册纳西东巴文古籍开展修复工作。
中新网北京7月22日电 (杨程晨 王朝东)记者21日从国家民委获悉,由国家民委指导、民族文化宫策划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西藏专展”“新疆专展”正式对外开放。
据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自2023年8月开展以来已接待近40万观众,并通过网络直播覆盖边远民族地区青少年。凭借创新理念与深远影响,该展今年荣获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西藏专展”“新疆专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 ...
中新社北京9月7日电 题:少数民族古籍如何反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 作者 张俊豪 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
导语:字节跳动公益从2021年6月起就开始通过公益捐赠助力古籍修复,并持续投入技术、平台资源来开展古籍数字化与活化。 快速发展的AI技术 ...
在古籍原生性保护方面,通过改善古籍存藏环境等方式,已有2000多万册古籍得到保护。 “包括民国时期线装书在内,中国的古籍大约5000多万册 ...
日前,在山东省聊城市海源阁藏书文化博物馆里,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数十名来自高唐县的中小学生亲手体验了雕版印刷传统技艺。棕刷与雕版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清晰的字迹便跃然于宣纸上。
古籍数字化不仅能让古籍所承载的信息得到更好保存,还能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广泛、便利地传播,令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在数字世界焕发新的生机。 涵盖丰富资源. 打开中国国家图书馆网页,“中华古籍资源库”的入口就在最显眼的位置。
辛勤的付出总会有收获。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市古籍保护中心协调全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等推进全市古籍保护工作,发现不少珍贵古籍,全市共有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4部入选《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