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贵州双河洞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贵州双河洞已具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必要条件,申报工作将随之强力推进。为此,特邀贵州省地矿局旅游地学专家陈跃康,从专业视角解读双河洞的独特价值及未来发展。陈跃康,1958年8月出生于四川营山,先 ...
为了建立古生代(约5.4亿年-2.4亿年,相当于寒武纪至三叠纪早期)海洋生物多样性曲线,项目团队自2000年开始收集了大量已发表的地层剖面和化石记录,并于2006年统一纳入由南京古生物所自主建设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数据库(gbdb数据库),本次研究从中 遴选 ...
当日,遥远的故事 美丽的家园——“足迹·2.7亿”乌鲁木齐二叠纪古生代化石巡展暨“疆绘·遇见疆来”少儿书画艺术展开展。此次展览由乌鲁木齐 ...
历来,最多人津津乐道的是古生代寒武纪晚期的三叶虫化石(见附图)。这种远古的节肢动物,是生活在海洋的甲壳类,要蜕壳才能成长,和龙虾基本上是“亲戚”。牠们在五亿多年前开始出现,直至二亿四千多万年前的二叠纪,才逐渐绝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团队研究员陈吉涛等通过对相关地层的锶、碳同位素综合研究,认为显生宙最大的一次冰期事件 ...
该研究利用古生物大数据、超算和遗传算法等全新的方法和手段,基于化石记录重现了生命演化历史,改变了当前对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的认知。 生命起源与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学之谜,也是《科学》杂志列出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
本报讯(记者沈春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要乐等人通过系统研究,揭示了晚古生代大冰期起始时期陆源碎屑输入与造礁珊瑚 ...
地球历史上最剧烈的气候转型之一——晚古生代冰期(LPIA)的启动机制,一直是古气候学领域的未解之谜。这场持续数千万年的冰期,将地球从泥盆纪的"温室"状态拖入石炭纪的"冰室"世界,但其触发因素众说纷纭。中Tournaisian碳同位素正漂移(TICE)作为晚古生代最大碳同位素异常事件(δ 13 C carb 达+7‰),被认为与LPIA的启动密切相关。传统观点认为有机碳埋藏增加导致大气CO 2 ...
新华网贵阳9月13日电 (记者 周芙蓉) 有关专家通过在贵州黔东南的凯里市野外实地考察,找到完整的古生代六个古地质海相地层。 在中国管理科学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