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南斯拉夫,这个既熟悉又显得有些遥远的名字,对年轻一代来说或许鲜有耳闻,但对于年长者而言,南斯拉夫电影曾是精彩绝伦的艺术瑰宝。很多人把南斯拉夫的解体归咎于西方国家的干预,认为原本稳定的南斯拉夫被西方势力煽动、拆散。然而,事实远比这复杂得多,南斯拉夫的崩溃有其深刻的内在必然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波兰的屡次灭国经历,深刻影响了波兰的民族精神。波兰国歌《东布罗夫斯基马祖卡》的歌词中写道:“只要我们尚存一丝气息,波兰决不灭亡。”这句歌词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波兰没有灭亡》,充分表达了波兰人民对祖国复兴的坚定信念。波兰国歌的旋律源自波兰传统的民间舞曲— ...
南斯拉夫,绝对是冷战时期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在冷战时期既不受莫斯科的影响,也并不完全倒向华盛顿。其保持着自己特殊 ...
南斯拉夫王国,是在1918年,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组建而成,1929年确立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其领土包括了后来的塞尔维亚、黑山 ...
难道世界第三次大战也会由欧洲点燃吗?50万人在集会中公然齐行纳粹礼,这可一点都不“酷”。 据环球时报7月7日消息,7月5日晚,克罗地亚右翼歌手马尔科·伯科维奇带领粉丝们在演唱会上行纳粹礼。
南斯拉夫已死 直到1991年和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科索沃和塞尔维亚战火蔓延之后,南斯拉夫各族群之间的隔阂才达到如今的程度。
1987年的盛夏,足球盛会来到了南美“长廊”智利,尽管只是青年赛事,但当时南斯拉夫的阵容已足够闪耀。斯蒂马奇是球队后防核心,年轻时这位前克罗地亚主帅球风稳健、意识超群,不仅对抗凶悍,也能合理控制失误,颇有少年老成的感觉。
“南斯拉夫”,这个逝去的国家的幽灵始终徘徊在贝尔格莱德上空。 Cao R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像很多中国人一样,我对贝尔格莱德这座城市最初的记忆始于1999年的“北约轰炸”。当愤怒的中国人通过电视看到中国驻南斯拉夫大 ...
前南斯拉夫是史上第二个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20世纪60-70年代,以铁托(Josip Broz Tito)为首的共产主义政权执政巅峰期间,兴建了数千座遗址纪念碑 ...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造成3名记者遇难、20多人员轻重伤,成为当时轰动国际的重大冲突事件,虽最后以北约 ...
南斯拉夫军队虽然有120万之众,但军队装备停留在一战水平,像陆军仅有120辆老掉牙的法制雷诺FT-17轻型坦克,空军尽管有几十架先进的Bf-109 战斗 ...
原标题:纽约MoMA举行南斯拉夫建筑展:发现建筑史上的“遗珠” 7月15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大型回顾展“走近混凝土乌托邦:南斯拉夫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