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紀麗君/核稿編輯許多民眾常常覺得保健食品是食品或是天然萃取,就有益無害,不過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提醒,其實許多保健食品都可能跟藥品有交互作用,像是降血脂藥與紅麴保健食品同時服用,恐怕會增加藥物副作用的風險。常見食品與藥物的交互作用●紅麴:紅麴中的有效成分Monacolin K跟降血脂藥 ...
68歲鄭先生過去攝護腺位置有疼痛感,健檢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偏高,去年轉診至台南市立醫院,切片確診為2期攝護腺癌,有中度復發風險。患者得知傳統放射療程連續7至8週天天要向醫院報到,覺得徬徨,醫病討論後決定做荷爾蒙結合最新SBRT放療策略,僅需 ...
4d
三立新聞網 on MSN大腸癌年奪7千命!研究:「它」可降低死亡率 媲美化療還沒副作用根據最新統計,大腸癌患者一年奪走7千多條人命。醫師王介立表示,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最新發表的研究證實,「結構化運動」(只要每週150分鐘運動),能明顯降低大腸癌復發與死亡,該研究的臨床意義為,結構化運動的存活效益媲美多項輔助化療藥物,且成本低 ...
1d
三立新聞網 on MSN老是記性差、睡不好!最新研究給「解方」:不用吃藥還沒副作用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許多人莫名心跳忽快忽慢、記性變差、睡不好,就醫也找不到原因。(示意圖/Pixabay)許多人莫名心跳忽快忽慢、記性變差、睡不好,就醫也找不到原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本月初的一篇研究指出,人的腦和心有條隱形的「腦心軸」,大腦會指揮心 ...
不少癌症患者因為害怕化療副作用,或對正規治療有所疑慮,轉而嘗試「自然療法」。但醫生提醒,雖然自然療法可以作為輔助,但絕對不能取代正規治療,否則可能延誤治療時機,增加疾病惡化的風險。
失智症新藥開打2周,目前已有患者施打第二次,身體無出現明顯副作用。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詠萱說,該院首例施打失智症新藥患者,已於昨天進行第二次施打,僅在第一次施打後,有皮膚紅疹、輕微發燒等副作用,且均自行痊癒,無出現嚴重副作用。另,亞東醫院一名患 ...
蘇一峰貼文引述2022年發表在「國際感染性疾病期刊」上的報告,表示施打AZ疫苗後血栓形成發生率為每百萬劑有280例,接著質疑 疾管署 說目前有26例認定是AZ導致血栓,台灣認定的發生率只有百萬分之2.1,強調他說台灣只有國外的百分之1,是有數據支持的 ...
11d
中時新聞網 on MSN獨家》郭美珠乳癌追蹤現況曝!藥後副作用「一摔骨頭就斷」郭美珠回憶:「2011年某次按摩時被提醒『胸部怪怪的』,進一步就醫檢查竟罹患乳癌第2期」。當時院長僅用觸診就判定情況不樂觀,她當下沒有多想,立刻進行手術切除病灶,將右側乳房全切手術、腋下淋巴結廓清掃。而術後醫師建議植入矽膠或水袋重建,不過,郭美珠堅持 ...
1d
中時新聞網 on MSN對抗胰臟癌 雞尾酒化療助縮小腫瘤「癌王」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根據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2024年共奪走2970條人命。由於症狀不明顯,難以發現,許多人一確診就是晚期,無法開刀,且對某些治療藥物反應不佳,被稱為標靶或免疫治療的沙漠。為提高腫瘤縮小的比例,可使用雞尾酒式化學治療的方式,結合3~4種化療藥一起使用,以台灣人適合的比例和劑量組成,能降低副作用,提高腫瘤縮小的比率後再開刀。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晚期肺癌患者有越來越多藥物可用於治療,不過除了療效之外,副作用也是許多患者最擔心的部分,現在晚期肺癌患者有哪些治療選擇?這些藥物有哪些副作用?以最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來說,晚期肺癌患者是否有副作用更低的標靶藥物選擇呢?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王金洲 ...
末日預言倒數!唐綺陽揭「天機」打臉:日子會繼續 35分鐘前 主持人陳文茜22日錄影當天迎接生日,節目組也特地替她慶生,她也公布好消息,自己順利切除一顆新發現腦腫瘤保住腦袋,不過類腦膜炎副作用讓她只要移動就會頭痛。 03-23 13:42 喪屍毒蔓全台1/口水鼻涕齊噴抖不停! 他見藥頭發作嚇到失魂 被稱為「喪屍毒品」的依托咪酯,已成為新興毒品界的霸主,不僅造成2警殉職,更造成相當多起社會事件,過去《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前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Ananda Lewis6月初因乳癌過世,享年52歲。根據ABC News報導,她於2020年透露已罹患乳癌超過兩年,並選擇放棄正規治療,改用喝蔬果汁、草藥和排毒等另類療法,她長期害怕乳房攝影檢查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