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徐光宪成为科学家,离不开父母对他的教导,父亲带领他进入数理化的领域,而母亲则使他懂得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要条件。 1940年徐光宪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在这里他认识了同班同学高小霞,也就是以后与他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妻子。
1946年,徐光宪和高小霞都考取“自费公派”留学美国的名额。所谓“自费公派”是指可用180美元购买1800美元的官价外汇。他从亲戚家借来的10两黄金 ...
徐光宪:事业比天大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 ...
1964年,徐光宪参加了二机部绝密会议。 在会上,徐光宪等提出,摒弃由苏联专家提供的沉淀法,以我国自行研究的、先进的萃取法筹建核燃料后 ...
徐光宪的萃取“流水线”,仿似魔术师手中的神奇黑箱,只需在一边放入稀土原料,各种高纯度的稀土元素就能从另一端源源不断地输出。同行大为吃惊,不相信徐光宪能用这么简单的办法,完成这项曾被视为世界级难题的工作。
徐光宪开授《物理化学》、《核物理导论》等课程,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放射化学人才;此后,因国家需要,他数次变更研究方向,先后致力于量子 ...
徐光宪带领学生查遍了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终于在美国人因失败而放弃的推拉体系中找到了灵感,自主创新出一套串级萃取理论,把镨钕分离后的 ...
徐光宪的学生、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严纯华教授告诉本刊记者,徐光宪一直都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不仅亲自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开展研究工作,还 ...
徐光宪祖籍上虞汤浦镇舜岸村,是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当代稀土工程研究开发的领军人物,徐光宪一直被尊为中国的稀土之父,2008年,徐光宪 ...
徐光宪生前经常讲他年轻时一段“塞翁失马”的经历。 1939年夏,徐光宪从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毕业,有机会获聘成为昆明铁路局的铁路练习工程员,铁路局派来一个人,把徐光宪及其他7个同学带到上海,并安排住进一家小旅馆,谁知这个人却带着8个人的路费趁着兵荒马乱跑了。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