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王先霈简介: 王先霈,1939年7月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曾任文学院院长、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主任 ...
王先霈认为,董狐得到肯定、受到尊敬,表现了人们对历史书写不受权力左右的愿望;但是,叙述者的权力是有边界的,必须把事件本身与叙事者的 ...
王先霈毕业的中学是江西省九江市第二中学,1950年进校时还叫同文中学。同文中学图书馆藏书很多,王先霈从一位马姓管理员手里借阅过好多本“万有文库”,可那位管理员每次都不很情愿外借,据说那套文库是张治中将军赠送的。
王先霈从这些老师那里接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学术品格的熏陶。在此后几十年里,他根植本土,勤奋耕耘,也跻身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之列。 学人小传:王先霈,1939年出生于江西九江。文艺理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看王先霈如何读《左传》---这是王先霈先生的感慨,这位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读了一辈子书、研究了半辈子“关于书的书”,到头来却“更愿意读 ...
王先霈出生于1939年,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湖北省作协主席、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职。 他的《文学评论教程》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教材,在中国当代文学评论领域具有开创意义。
《王先霈文集》共8卷300余万字,是王先霈60年学术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与总结,包括文学批评理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国古代艺术心理研究、文艺心理学、小说技巧的研究,以及作家作品批评和散文随笔等。
王先霈认为,不虚美,不增恶,简单平凡的六个字,是评价一部传记文学好坏与否的最高标准。 推荐一部好书 “您能不能为我们推荐一部好的人物 ...
这是王先霈先生的感慨,这位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读了一辈子书、研究了半辈子“关于书的书”,到头来却“更愿意读古书,而对于名噪一时的新书,则抱有警觉的存疑之心”。新出的《王先霈文集》里约有十篇文章是在谈《 ...
《王先霈文集》由我校出版社出版,总计8卷、300余万字,收录了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先霈自1960年以来的文学理论论著、评论文章、散文随笔,是对其 ...
文学对于方言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先霈 文学家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接受、理解,又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很特别的感动力 ...
王先霈坦言自己也喜欢看一些涉及高科技的网络作品,里面有很多情感、心理、高新技术等情节很吸引人,而不像一些老套的武侠故事,几十年了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