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乾隆皇帝和和珅,两个历史大人物,书法竟然能写得这么像!翻开他们的字帖,乍一看,还真有点傻傻分不清。你知道吗,乾隆的字,流畅得像清晨的溪水,和珅的字,端庄得像庙里的古钟,俩人书法路子不同,却总有种“神似”的感觉。这事儿让人忍不住想问:他俩的书法,到底谁 ...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获悉,对中国当代书法有着巨大影响的知名书法家、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沃兴华于2025年7月16日上午8点28分因病在上海东方医院逝世,享年70岁。沃兴华是当代书法史有着巨大开创性同时也兼具争议性与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实践 ...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全面呈现了其近年来在书法创作上的探索与成就。全书历时半年精心编纂而成,不仅体现了王清州先生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 ...
作为河北省政协委员,寇学臣几乎每年都在省两会期间提交有关书法教育的建言。“烛光计划”到新疆开展活动后,他与民进新疆区委会同仁联合撰写了一份调研报告,建言民族地区通过开展书法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广西南宁市的书法家李宾邕先生,听他讲述半个世纪的书法生涯,分享他对书法的热爱与感悟。
一位大叔在废旧奶盒上写书法,字迹洒脱,行云流水,惊艳了无数网友!他用简单的笔墨,在不起眼的奶盒上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字,引来大家纷纷点赞:“这水平,摆地摊都能火!”这位民间高手不仅展现了自己的书法实力,还把废物变成了艺术品,真是脑洞大开,创意满满。
课程围绕楷书基础展开,从握笔姿势、笔画结构到简单书法创作,循序渐进。老师结合中老年学员特点,进行了“适老化”教学,针对中老年手部颤抖问题,课堂上特别设置了肌力锻炼环节,同时穿插“书法名家故事”“名帖鉴赏”等文化板块,让学员在练字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韵 ...
7月12日上午,一场聚焦汉字文化基因的学术盛宴在北京崇德堂博物馆拉开帷幕。由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学术支持,崇德堂博物馆与凯博睿智教育联合主办的“文字、文明与书教”学术交流会如期举行,同时,“艮其背·回眸汉字”黄波字根书法展也正式开展。
2025年暑期「书法e笔研习营」自14日起于新庄区中港国小展开,为期5天,吸引43名来自新北市各国小3至6年级学童参与。本次活动由新北市议员蔡健棠携手中港国小、张炳煌书法团队与多方单位合办,透过毛笔与数位e笔双轨学习,开启书法艺术与AI时代的深度对话 ...
夏天的金华,蝉声响个不停,空气里却飘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在金华教育学院的展厅里,180多幅书法作品挂满墙面,有的字刚劲有力,有的字清秀优雅,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几眼。这些作品不是出自书法大师,而是金华中小学的普通老师写的。几年前,他们对毛笔和砚台 ...
关于青海玛多扎陵湖畔的“昆仑石刻”是否与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有关,学界争议仍在持续。 7月11日,《光明日报》再度辟出“学术争鸣”专栏,刊发两篇从书法风格角度探讨“昆仑石刻”真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