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英国民众心中,丘吉尔无疑是一位伟大的政治领袖。丘吉尔去世后,英国议会提出“为丘吉尔举行国葬”的提案并获得全票通过。伊丽莎白二世也打破了长期以来“君主不参与非皇室葬礼”的传统,亲自为丘吉尔送行。丘吉尔之所以得到如此殊荣,是因为他毕生致 ...
丘吉尔晚年的经历折射出英国内部体制的变迁以及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那么,丘吉尔为何会在战后被迫离开首相宝座?他为何坚持主张与苏联和解?他的晚年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1945年夏,波茨坦北部的采琪莲霍夫宫宛如一处世外桃源。德国于5月8日投降后,这座未被战火波及的威廉时代建筑——更像一座都铎风格的宽敞庄园——成为战后德国命运的谈判场所。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逝世于1965年,如今关于他的传记已不下千种。新近出版的《丘吉尔传:与命运同行》采用了40多种新的材料来源,侧重于 ...
丘吉尔在4年前的一次度假旅行中结识了费舍尔,他们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费舍尔称自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人,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头脑非常敏捷”。丘吉尔从费舍尔那里了解到了无畏战舰、潜艇以及海军新的教育体系。
丘吉尔认识到,不列颠之战中最黑暗的日子和迫在眉睫的入侵威胁已经过去。 大西洋彼岸在这个月也传来好消息,罗斯福击败共和党对手威尔基再次连任总统。丘吉尔在11月16日发了一份电报,他后来将它描述为“我曾写过的最重要的电报”。
“丘吉尔:言辞的力量” 展在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Morgan Library & Museum)举行。 展览一定会传出响亮的宣言,因为场馆中央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剧场。剧场中播放着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的讲话录音,包括他对议会、英国的电台听众和美国听众的讲话。 他的声音无论多么柔和,都会像波浪一样冲 ...
原标题: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如何被误解的? 丘吉尔在发表“铁幕”演说,旁边戴眼镜者为杜鲁门。图片来源:GEORGE SKADDING/THE LIFE PICTURE ...
图像加注文字,丘吉尔计划把林肯大教堂的《大宪章》手抄本送给美国。这是现存四份《大宪章》原手抄本,今年2月首次团聚展出。当中两份目前在 ...
在丘吉尔唯一的一部小说《萨弗罗拉》(Savrola)中,他溢于言表的绝望和典型的忧郁性格也被清楚地折射在主人公萨弗罗拉身上——他是一位演说家 ...
摇着羽扇、说着「想不到世间还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出现在各大鬼畜视频中的诸葛亮,英国铁血首相丘吉尔,以及战绩可查的拿破仑,如今他们跨越时空,围坐在会议室中密切交谈,实现「世纪大会晤」!